春暖花开,江苏省各地“花经济”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从苏州香雪海的梅花到海安的梨花,从沭阳的花木产业到海安石庄村的玫瑰基地,“花经济”已成为江苏省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。它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游客和收入,更通过产业融合和科技赋能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以花为媒,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。随着香雪海的梅花步入盛花期,各色梅花竞相绽放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。围绕这片花海,香雪海把“花文章”做得风生水起。就拿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旅游六要素来说,一场以“梅”为主题的春日嘉年华正活力上演。当地餐饮与文旅从业者巧妙将梅花的清雅韵味融入美食创意,推出特色“梅花宴”,还有梅花雪糕、梅花猪油糕、梅花红茶等美食,让游客深切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魅力。从苏州的香雪海到南京的梅花山,从无锡的樱花林到扬州的瘦西湖,全省各地纷纷结合自己特色,构建以花卉观赏为核心的经济模式,迅速点燃旅游业等相关产业。“花经济”瞬间热度飙升,成为拉动当地发展的新引擎。
产业融合,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。“花经济”不单单是赏花,通过“赏花+文创”“赏花+美食”“赏花+住宿”“花木+电商”等模式,将单一的赏花活动向综合性产业转型升级,全力探寻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沭阳县是江苏省“花经济”的典型代表,其花木产业年成交额达40亿元,带动了近10万农民就业。沭阳通过打造“中国花谷”,形成以“沭派盆景”为核心的精品花木体系,不仅在国内市场占了重要地位,还通过“花木+电商+直播”模式,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。海安市石庄村则通过发展大马士革玫瑰种植,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。石庄村采取“种植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,还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,开发了玫瑰纯露、花茶等产品,逐步提升了附加值。
科技赋能,打造乡村经济新引擎。科技赋能正成为“花经济”发展的新增长点。张家港市通过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,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。又比如,沭阳县的智慧大棚通过自动电喷灌、控温系统等技术,提升了花卉种植的效率和品质,为“花经济”注入了科技力量。未来,“花经济”将与数字技术深层次地融合,通过科学规划和错峰种植,打破“季节限制”,打造四季皆宜的消费场景;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,能更加进一步优化种植和销售环节,提升产业效益。
通过以花为媒、产业融合、科技赋能,江苏省各地正探索出一条“美丽经济”的特色发展之路。未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产业融合的深化,“花经济”必将为江苏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绘就更美好的乡村新画卷。